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苑

东港法院《法治中国》笔谈展播之五:法治中国下的微观生活

来源:   发布时间: 2017年11月02日

法治中国下的微观生活

——《法治中国》观后感

东港法院审管办  郑丽慧

       去年,19名农民工兄弟来到日照市某运输公司打工,日子虽简简单单、平平常常,但是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尤其是盼着结算工资的那一天。可是工友宿舍里有些工友似乎坐不住了,大家的心情也跟着急躁起来,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对外担保的过多债务拖得公司无法继续正常运转。农民工兄弟一下子没了工作,工钱更没了着落。果不其然,他们的工资被拖欠一年之久,有些没领到工资的外地工友都没回家过年。

       今年3月份,东港法院陆续受理了这些农民工兄弟的讨薪诉讼。案件的敏感性和群体性让我院意识到启动涉农民工群体案件应急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立案团队引导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22万元运输费。速裁团队查清事实,一个月调判审结19个案子。执行受阻,法院牵头多方协调,最终农民工兄弟的劳务费得以优先执行兑付。拖欠的工钱终于拿到手了!

       基层法院的这样一件再普通不过的诉讼案件实际上彰显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成绩。在过去经常看见“农民工跳楼讨薪”等新闻字眼,可以看出当时的他们首选极端的方式为自己争取利益。一提到打官司,老百姓往往联想到“打官司难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但是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作为一名基层法院工作人员,我深深感受到现在的“打官司”有了全新的解读,老百姓不再惧怕摊上官司了,遇到难以解决的纠纷时,会主动选择诉讼这一方式尝试解决矛盾而非剑走偏锋,换句话说司法公信力在老百姓的心里扎下了根。之前农民工讨薪不成,要么无奈接受这一现实,要么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爆发点。但是国家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公民的法律意识在潜移默化地提高,老百姓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打全国法院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要求有案必立,有诉必理。这一变革让老百姓觉得打官司不存在立案难了。立案登记制的变革不可避免地给法院带来空前的收案压力,面对案多人少的困境,法院推进建设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像农民工讨薪这类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商事案件分流到速裁团队,简案快办,让老百姓早一点拿到判决结果。手里拿着法院的判决书,百姓心里踏实。但是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法院的生效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老百姓得来的是一纸司法白条。换句话说,执行难是制约司法公正“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当被执行人某运输公司无钱办理税票,冻结的22万元运输费无法结算取出,农民工的血汗钱眼瞅着没拿到手。为此,执行团队的同事们通过多次与税务部门等沟通协调,联动执行,努力以最小的利益损失实现执行目的,让法律不再无奈,让公平正义的司法之光真正点亮。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艰辛探索,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老百姓法律意识的提高、司法机关公信力的提升是法治中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重要体现。

关闭
版权所有:365娱乐游戏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济南路239号 电话0633-8179222 邮编:276826